科技似乎要革纸质书的命。我看看女儿的读书习惯,跟我已有很大的不同。电子书阅读器彻底改变了读书方式,而我呢,还是喜欢故纸堆里寻觅阅读的乐趣。书架上堆满了各类书籍,这跟我的涉猎广泛有关。虽然没有读出什么成绩来,可看着它们,心里面有着一种莫
科技似乎要革纸质书的命。我看看女儿的读书习惯,跟我已有很大的不同。电子书阅读器彻底改变了读书方式,而我呢,还是喜欢故纸堆里寻觅阅读的乐趣。
书架上堆满了各类书籍,这跟我的涉猎广泛有关。虽然没有读出什么成绩来,可看着它们,心里面有着一种莫名的成就感,充实感,其实读了那么多,啥也没记住。老婆大人问读这么多,又能怎样。我说你不懂。她是真不懂,我是真说不上来。

藏书
从上学时代到而今,我积攒的书,跨越时空几十年,图书的由简而繁,由粗朴到精美,由重视内容到偏重外观,价格的由低到高,都能体现出来。
在外人看来,买书和读书都是体力活儿,累人。一本书,动辄十数万乃至上百万字,看着头皮发麻,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完,岂不累死。
搬了两次家,最累人的活儿是搬书。交给搬家公司,不放心,生怕给你弄坏了,弄丢了。只好自己动手干。搬书的过程,也是整理的过程,重新归类,有时翻出来一本多次寻找而不见的,会感叹良久,搬书,搬成了忆苦思甜。
买书更是费银子,现在一本书稍微不正常,就是上百,更有旧书网店,说你几百块钱买不到一本旧书,你可别说我骗你。
但旧书收藏,是大多数喜欢书的人的通病。把藏书当做故事,当成乐趣,当成习惯的大有人在。也不见得就每天的捧了读,看着就是一种心理上的满足。
旧书收藏,可真得有独到的眼光,作者,出版社,版本,书的品相,印刷,内容,出版时代,都是决定是否值得收藏的指标。拿前不久入手的这两本书举例,《均衡》的价值体现在作者,出版社和内容上。

版权页
《枣下论丛》就有些意义不大,除了能够见证时间,其它方面都很一般,尤其是内容,从时代身上剥离出来,简直是了无趣味。

版权页
女儿不理解归不理解,身为小棉袄,还是体贴她爹的,悄悄地给我买了个阅读器,叫华为电纸书。里面安放着多少名家名著,把我几十年的收藏一网打尽,才用了几十个G,便不免感慨万千。
流连,也许就意味着年华老去!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luow222.com/41799.html